
2025-2026 学年申请展望|美国端"挤压 + 吸引"双重效应叠加,加拿大学签竞争大概率继续升温
核心判断(一句话版)
供给更紧:加拿大继续对国际生发放总量设限(PAL/TAL 名额制),2025 年计划签发 437,000 份学签(较 2024 再降约 10%)。供给端收缩,使"名额"稀缺性继续抬升。
需求更强:美国端一边提升制度吸引力(H-1B 抽选"以受益人/合规为中心"的规则落地)、一边签证审查更严(2024 年学生签证拒签率据统计创高),两股力量使申请人行为更两极化:
- 能拿下美签/直奔 STEM-OPT/H-1B 的人更倾向美国;
- 被美签"劝退/延迟"的庞大群体会分流至加拿大——推高加拿大学签与热门项目的竞争强度。

一、供给侧:加拿大"名额制+资格清单"进入常态化
名额证明(PAL/TAL)延续并常态化
2025 年起,大部分学签申请人须随申请提交 PAL/TAL(省/地区名额证明);多所高校明确:研究生申请也需 PAL(以校方与 IRCC 页面为准)。这意味着"拿到录取 ≠ 拿到学签名额"。
总量继续下调
IRCC 公告:2025 年学签计划签发 437,000(较 2024 下调约 10%),省级配额已下发。可预期各省将继续"名额管理",热门学校与专业更吃配额。
PGWP"专业领域"清单滚动更新
非学位项目(如大专/Graduate Certificate 等)须满足 CIP 专业代码在"当前合格清单"上;2025-07-04 IRCC 又更新清单:新增 119、移除 178,并对 6-25~7-04 间的过渡情形给出说明。清单每年滚动,不确定性抬升。
这对申请意味着什么?
"两段门槛"(录取 + 省配额)并行,早轮/强背景/资金证明充足更占先机;非学位路径要提前核对 CIP 合格性,并为清单滚动预留"Plan B"(同专业学位化、或选择不受 CIP 约束的硕士)。
二、需求侧:美国因素如何"推高"加拿大学签热度?
美端制度吸引力:更"人盯人"的 H-1B 抽选 + F-1 程序优化
2024-02 的最终规则确定了 H-1B"以受益人为中心"的抽选与一揽子完整性措施,2025 年起 USCIS 明确其实施效果(显著降低"薅注册"的不当行为)。这对能力突出的应届生/年轻从业者是利好——美国职场通道的"可预期性"提升。
但签证闸口更"窄"
研究与媒体基于国务院签证数据的统计显示:2024 年 F-1 拒签率升至约 41%(历史高位)。这造成一部分原本冲美的申请人"转向/备选"加拿大,尤其是与美国同类项目并行申报的人群。
美国在读/毕业群体规模仍在扩张
DHS 2024 年 SEVIS 年报:2024 年在美的 F-1/M-1 有效记录数达 1,582,808,较 2023 年继续上升,显示美国对国际生的总体"吸纳力"仍强。这意味着全球申请盘子并未萎缩,竞争从"目的地内卷"转为"多地联动内卷"。
对加拿大的传导:
部分被美签拒/延后群体会把加拿大作为"高确定性/快落地"的目的地;与美国强相关的STEM、数据/AI、金融项目,**加拿大热点课程(如 MMA/MEng/CS/MFRM/Quant)**竞争会更直接感受到"外溢"压力(名额有限 + 申请堰塞)。
三、项目层面:哪些"高热方向"最容易卷?
📊 数据与 AI(商业分析/计算机/工程):美国 STEM-OPT 的吸引力叠加加拿大 PGWP 的稳定性,双向抬升热度。
💰 金融与风控(量化/风险/金融工程):美国对合规与模型治理的需求与薪资仍具号召力;加拿大的多伦多金融中心"承接效应"明显。
🏥 医疗健康与公共服务相关专业:IRCC 在 2025 年将医疗/教育/技工等领域纳入 PGWP 重点支持的 CIP 大类,求职确定性较高。
四、申请节奏:2025-2026 年如何"逆风提早量化"?
更早轮、更完全
在"录取 + PAL"双门槛下,第一/第二轮优势显著;建议把资金证明、语言成绩、作品集/研究陈述在早轮一次性交齐,避免回补拖延错过省配额节奏。
并行策略
与美国院校并行递交可以保留高回报路径;同时准备加拿大的"确定性保底"(如学位型硕士而非非学位项目,减少 CIP 不确定性)。
专业选择的"弹性"
对非学位路径,提前核对 6 位 CIP 并关注 IRCC 清单滚动;必要时在同一学校配置"一学位一证书"或"相近学位"备选,确保 PGWP 的资格稳定。
五、给 2026 秋季(含 2025 冬夏)申请者的 90 天行动清单
T-90 天
T-90 天:确定"美加并行"名单;完成 GMAT/GRE/语言硬门槛;启动推荐人与资金证明准备;梳理简历与项目集。
T-60 天
T-60 天:提交加拿大目标校的早轮;准备PAL/TAL 流程所需时间;对非学位项目做 CIP 自检 并记录证据(截图/网页存档)。
T-30 天
T-30 天:完成文书定稿 + 视频问答/写作模拟;同步跟踪美签动向与拒签率数据(美端收紧越明显,越要及早锁定加拿大名额)。
结论
宏观面:加拿大端供给收紧(名额与清单)、美国端"更强吸引力 + 更严签证关"并存,国际生流量将更不均衡;
申请面:名额意识与合规意识将成为 2025-2026 竞争的决定性变量。越早做"两地合规 + 资金充足 + 证据留痕",越能在下一轮"全球教育内卷"中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。